日志样式

纺织热点 全球出现订单荒!越南代工厂裁员6000人 珠三角工厂放假3个月

  今年以来,制造业工厂“订单荒”席卷全球,此前订单火爆的越南、印尼等国也开始“缺单”了,眼下全球需求进一步降低,供应链出现问题。工厂、物流、电商等纷纷采取削减成本措施,掀起“裁员潮”....

  亚洲纺织大国印尼西爪哇省纺织产品企业家协会(PPTPJB)主席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,在几周前,已经有来自西爪哇省14个省和市的报道,涉及一些裁员的纺织企业。

  在经济上,2022年世界经济遭受各种叠加风险,包括俄乌冲突、能源危机、粮食安全、美西方遭遇的40年来最严重通胀和美联储与多国央行的暴力加息,以及大部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权债务困境等。在这些风险的叠加冲击下,世界经济贸易增速大幅放慢,外需疲弱。世界贸易组织去年11月底发布的商品贸易晴雨表指数只有96.2,低于该指数的基线),其中出口订单指数只有91.7。

  展望2023年,外部环境很可能依然严峻。世界银行一项最新预测显示,2023年全球GDP增长率将只有1.9%。欧元区可能在一季度、美国可能在四季度陷入衰退。受此影响,世界货物贸易量预计将从2022年增长3.5%放慢到2023年的1.0%。美国逆全球化、阵营化分割世界市场和围堵“脱钩”中国的政策将持续。我国外贸进出口将面临多重挑战。

  据法新社消息,全球最大的运动鞋代工企业中国台湾宝成集团计划裁员3000人。法新社指出,除了裁员计划中的3000人,宝成集团还有3000名待续约员工,而公司并没有和他们续约的想法。这就意味着宝成集团这一轮大规模裁员将影响近6000名员工。

  宝成集团的主营业务是生产制造批发休闲运动鞋、服装与配件,为Nike(耐克)、adidas(阿迪达斯)、Reebok(锐步)、New Balance、Asics(亚瑟士)等50多家国际知名品牌提供设计制造及生产服务。

  去年12月,据报道,耐克和阿迪达斯2023年将减产30%至40%。包括宝成集团在内的制造工厂也早早接到了品牌的通知,将从今年夏季开始减少供货量。

  作为近几年来崛起的全球代工中心,越南已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服饰、鞋品和家具出口国之一,其经济增速也在2022年达到了近几十年来最快。

  然而经济学家警告称,在欧美通胀升温影响下,欧美居民生活成本攀升、消费者购买力下滑,从而令越南贸易出口受到全球需求疲软的冲击,其经济增长前景也面临逆风。

  根据越南劳动总联合会公布的数据,2022年最后一季,来自美国的订单和前一年相比缩水30%至40%,欧洲订单则减少60%。

  今年1月,越南出口较上年同期下降26%,进口下降24%。除了出口数据大幅下滑令人担忧以外,进口数据的下降意味着企业减少了生产材料和设备的采购,可能预示着未来越南制造业生产活动将面临进一步收缩。

  无独有偶,在全球需求疲软及欧美打压下,我国的出口订单也出现了大幅缩水的情况。

  2022年我国的订单出现了大幅缩水的情况,在2023年开年也没有多少好转,接下来外贸订单会继续下滑吗?

  根据中国网22日消息,国家对外贸易司司长表示,进入2023年,全球经贸形势将变得极为严峻。

  2022年的供应链受阻,以及履约能力不足的情况将会继续加重,而这其中,对美的贸易订单将会进一步的出现损失。

  根据2023年1月19日的数据报告,截止2022年12月,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为42382亿元,同比下降6%。

  虽然现在依然保持着780.1亿美元的贸易顺差,但是如果没有办法扭转出口订单下滑的局面,那么我国的贸易顺差将会逆转。

  近日,东莞捷荣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《关于对部分员工放假的通知》,并在通知中表示受大环境影响,公司订单骤减,需对公司生产及人力资源整合,结合目前实际生产情况,决定对一部分人员放假,放假时间为3个月,并从第2个月开始发放基本工资的80%。

  资料显示,东莞捷荣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09月25日成立,是当地规模最大的模具厂之一,曾登上过广东企业500强。其产品主要涉及精密模具、精密结构件、热能管理组件等,产品主要用于智能手机、智能手表、 VR /AR、平板/PC、智能音箱、智能家居等领域。同时也是三星、华为、TCL等公司的核心供应商。

  从另外一方面来讲,模具厂是其他很多制造企业的基础,它的减产说明很多制造型企业流水线开始停工,制造业正经历着寒冬。

  一个国家的经济来自于哪里?出口、消费、投资都是经济的主要支撑点。根据国家情况,三个主要支撑点中,除了贸易可以产生更多的人为改变之外,其实另外的消费与投资,仅能依靠政策调整进行改变。但是由于我国经济体系是以地区经济为主要依据的,也表明如果想去改变政策,也有一定难度,那么增加外贸订单这条路就极为重要。

  但是,海外国家现在或许并不会主动地与我国合作,那么也就只能依靠“抢订单”这样的办法,来增加订单量了。准确的描述,其实并不是抢订单,而是扩大自身优势去争取订单。2022年12月时江苏、浙江广东等地的抢订单成果,一系列贸易促进措施的落地,大大增加了外贸企业拓市场、接订单的渠道和信心。

  这些地区的企业选择出海并主动的寻求委托方的形式,虽然被部分网友表示是一种过激的手段,但是严格讲,如果仅是坐以待毙,那么产业的萎缩,将会更严重。

  其实在全球的体系中,需求端已经限制在了部分去工业化的国家,例如美国这类型主要以商贸为主的商品型社会,本身制造业的海外布局过大,就使得他们获取商品更多的是利用资金换取的形式来进行。

  但是这类型国家虽然表现得极为重商,但是也并不意味着他们完全脱离了工业。过多委托订单出现,虽然是给其他国家创造贸易机会,但是他们的挑选原则也并不会过低。

  作为供给侧的我国,顶着世界工厂的头衔在竞争中确实存在着优势,但是我们也不妨回过头考虑一下,这些订单发布国家为什么会将订单让出呢?

  其实主要的原因是在劳动力成本,而我国企业在出海抢订单的时候,最大的优势其实就是人工成本低,而这也是为什么我国的出口贸易主要竞争国家在东南亚地区,而非欧美地区的原因。

  但是现在的国内产业情况,也发生了改变,劳动力的价值虽然没有明显提升,但是在受教育 的程度 上升之后,劳动力价格已经远远高于此前。

  企业需要在订单竞争中获得更多的订单,才能有效保证我国的制造业继续发展,另外需要重视的是,我们需要从供给侧的身份,进一步转移到需求端。

  基础制造业需要增加订单来稳定经济局面,而高端制造业应该将目光着眼于更高级的市场。